陕西省的小云来到浙江省杭州市不到两个月,近日去理发时,本应理发20元一次的理发店却收了小云1500元。记者陪小云来到这家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月明路上的优尚美容美发店,店家拉着小云进去,说要单独协商。可小伙子很快就跑了出来,说是在里面被打了。无独有偶,近日红遍网络的“发际线男孩”,在浙江省杭州市其单位附近理发时,被要价三万九千多元,报警后,依然支付了2500元才得以离开。
近日两起超高收费的“天价理发”事件,天价的背后,是暗含着各种陷阱、各种套路的商家欺诈现象,甚至是强买强卖现象。作为监管部门,应及时强势介入调查,依法追究无良商家的法律责任,避免无辜者再次掉入陷阱。
市场经济法则,强调交易主体要诚实守信,公平交易。其中包含着明码标价、不欺不诈、自愿有偿等几个核心内容。据此,除公共产品或服务需遵循政府定价外,判断某种商品或服务是否属于天价收费,应根据以下几个因素综合衡量:其一,商家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等欺诈行为;其二,是否存在模糊定价,诱导他人的消费问题;其三,是否限定了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其四,是否存在以恐吓、威胁方式强迫消费者支付费用问题。只要能够认定存在上述任何一种因素,商家就很难说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不存在宰客问题。
回到“天价理发”事件中,纵观报道可知,消费者只是冲着20元的理发去的,结果被收费1500元。收理发费用前,商家要在提供服务前明确告知消费者收费标准和收费项目,且不能诱导消费者。
对于这种天价收费现象,监管部门绝不能以市场经济,自主经营为由熟视无睹。要知道,如果查实商家存在模糊定价、诱导消费等欺诈行为,其不仅应赔偿消费者损失,还应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责任。如果在消费者提出异议时,商家不仅不妥善解决,反而凭借“主场地位”等优势,以辱骂、殴打等威胁方式强迫收费的,可能构成治安违法,可处10日拘留、并处50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触犯刑法,构成强迫交易罪。
必须强调,就算是理发这种民众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就算是再不起眼的消费项目,任何经营行为,都关乎消费者的权益,都有着诚实信用以及社会规则的严肃性。如果一个地方接二连三地暴露出“天价理发”这种宰客乱象,恰恰说明地方相关部门疏于监管。相关部门理当深入反思,强化监管力度,依法惩戒这种在民生小事上宰割消费者的无良经营行为,还公众一个健康有序的消费环境。
来源:信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