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企信办信用工作办公室,今天是2025年05月08日,星期四

湖北黄石:破解瓶颈推进“放管服”改革

发布时间: 2017-08-25 18:00:07

近年来,湖北省黄石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简政放权的“含金量”,建立“事权、人权、财权”相匹配的运行机制,推行“双随机”监管机制,创新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不解渴、接不住、管不好、多跑路”的问题。


一、以满足基层需求为要务,着力解决“不解渴”问题审时度势“接权止渴”。去年以来,省政府先后向市、州、县、区下移人社、民政、交通、林业、质监等民生领域的行政职权47项。黄石市审改办及时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做好职权的承接工作。


界定职责“确权止渴”。把握省级以下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契机,围绕完善政府功能,理顺条块关系,完善监管体制。科学界定市直、城区(开发区)工商、质监局的工作职责,建立起权责明晰、管理规范的职责体系。


完善清单“调权止渴”。及时对黄石市国土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公共资源交易局等部门行政职权进行了规范调整。 去年,全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调整,共有544项行政职权下放到市级,市审改办及时组织市、县两级工商、质监部门编制规范权力清单。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回头看”,规范部门权力。减少职业资格许可,明确取消共7批434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负面清单“扩权止渴”。今年,建立了《黄石市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黄石市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探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


创新模式“放权止渴”。今年,黄石市出台《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模式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在开发区先行试点企业投资项目“先建后验”。


二、以管理体制调整为契机,着力解决“接不住”问题调整资源“让权”。人员编制是稀缺的执政资源。从全市各相关部门调剂198人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使全黄石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行政编制达117名,事业编制达266名,成为县(市、区)名副其实的大局强局。从市直事业单位调剂划拨8人给开发区,满足事业发展需要。


创新体制“集权”。今年,黄石市积极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集中行使部分行政执法权,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市级组建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县(市、区)设城市管理执法局,相应划转有关编制、人员和经费,实现执法重心下移。


调整职能“优权”。今年来,对部分承接能力弱、管理职能弱化的部门职能进行了调整优化。先后调整了黄石港区农林、建设、动监、食药监等部门的职能;整合了西塞山区建设系统相关部门的职能。实现了职能人员的优化配置,提升了市级下放职能的承接能力。


培导结合“熟权”。为了避免一些部门将事权下放以后当“甩手掌柜”,黄石市审改办要求市直各相关部门做好简政放权的后续服务工作,特别是要做好相关业务的培训指导工作,使基层的事权承接部门和人员尽快熟悉业务。


三、以“双随机”机制为切点,着力解决“管不好”问题全面推行“双随机”监管制度。今年“两节”期间,组织工商、质监、食药监局三家单位开展联合执法,对中心城区12家知名连锁商超进行集中检查,发现违法经营行为25起。


强化失信行为惩戒。建立惩戒责任清单。上半年,公布了《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工作责任清单》,挤压失信人的活动空间,让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开展专项行动。全市法院系统开展了“霹雳行动”“飓风行动”和“破冰行动”,进一步形成围猎失信被执行人的高压态势。推进重点领域诚信建设。黄石市建委制定了《2017年工程建设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重新对200家企业、300余人的信息进行审核。


规范行政收费管理。今年,编制出2017年黄石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目录清单,相比去年取消、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各4项,在开发区试行行政服务“零收费”。 四、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支撑,着力解决“多跑路”问题建立高位推进机制。出年黄石市出台《深化全市政务服务体系技术改革实施方案》,建立政务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市长为召集人。今年,又出台了《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细则》。


明确高点工作目标。今年建成市、县两级联动的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年底前延伸到50以上乡镇(街道)和30以上的行政村(社区);2020年底前,建成全市联动、部门协同、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


建设高效运转平台。做好投资项目在线联审平台、中介服务管理平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等平台的连通,实现“单点登录、全网通办”;升级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实现申请、受理、审查、决定、缴费、送达、监管和信息推送等全流程网上运行;整合建设公共服务热线平台,用好 “12345”热线等服务平台资源,实现与政务服务网上平台、紧急应急呼叫平台、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数字城管系统等的联通协作,形成一体化的公共服务格局。


提供高端技术支撑。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力争2017年底前,初步实现政务服务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基本公共服务事项80以上可在网上办理。加快推进智慧黄石建设,构建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经济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建立全市协同配合的信息安全防范、监测、通报、响应和处置机制。

来源:信用中国

关联链接

mqu.cn site.nuo.cn